1998年以来,国家药品监管部门通过GLP、GCP、GMP、GSP,分别对药品实验 室研究、临床试验、生产、经营等环节进行了规范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但是, 占药品终端销售80%以上的医院药品管理至今仍未纳入强制性规范管理范畴。医院 药品管理现状如何?通过调查,笔者发现,部分医院药品管理仍不到位,药品质 量不能完全保证。   ■隐患一:药品购进审核不全面  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,各地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药品的购进渠 道逐步规范,其药品主要由定点药品批发企业配送。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,不少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药品购进审核存在较多问题。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,据不完全 统计,每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每年签订配送合同的药品厂商一般不少于10家,包 括本市、省内和省外的企业,其中省外厂商约占10%~20%。但是,医疗机构的药 品采购人员并不能对与本医院签订合同的所有厂商进行深入了解,多数情况下, 只是进行例行的书面资料审查,比如,对药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证、营业执照、GMP 或GSP证书、药品注册批件、销售人员法人委托书等进行审查,而忽视了对企业 进行实际考察,因此,难以确保药品购销关系的合法性。   ■隐患二:冷储药品质量难保   按照规定,一些药品需在冷藏条件下保存。在高温季节如未采取必要的冷藏 措施,极有可能导致需冷处保存的药品变质。随着我国药品标准的逐步提高,对 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据粗略统计,目前约有50%以上的药品需在阴 凉处保存,而不少医院尚未建立储存药品的冷库,只有少数医院购置了小容量冷 柜;一些基层医疗机构药房的温湿度调控设备配备使用也未完全到位,无法从根 本上保证需冷处(2~10℃)或阴凉处(20℃以下)保存药品的需要。   ■隐患三:护士站库存药品质量差   护士站库存药品主要用于临床病人临时用药和急救。处方量与药品规格不相 符、病人调换用药和病人死亡未及时退药等原因,都可能导致护士站出现库存药 品。对这些药品的管理同样不容忽视。目前,医院护士站库存药品的问题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方面:第一,不同生产批号、不同生产厂家的同品种药品混放且无库 存记录,多厂家、多批号药品混用可能引发药品不良反应,增加患者用药风险; 第二,由于急救药品平时用量少,库存周期长,一些护士站存在急救药品过期现 象;第三,药品“五防”(防尘、防冻、防潮、防火、防霉)措施不到位;第四, 未对药品进行有效的温湿度控制;第五,输液配药后药品的储存环境无法满足相 应的洁净级别要求。   ■隐患四:退回药品把关不严   医院退换药品是常事,但如果管理不善,也会影响药品质量,对患者用药安 全构成威胁。目前,许多医院药库(房)保管人员在办理退药过程中,只核对药 品的品名、数量和有效期,对药品购进渠道、内在质量的检查却很少涉及,药品 退回记录亦不完整或根本不留存退回记录。一旦发生药品质量问题,很难溯本求 源。目前,各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实现了药品电子化管理,但在实际操作中 仍以金额管理为主,对批号的概念较为模糊。基层药品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医院药 房陈列药品账、物、批号的检查力度,推动医院药品管理尽快规范。   ■隐患五:合理用药仍是“纸上谈兵”   “合理用药”是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、有效、经济、适当。目前,医院在合 理用药方面仍存在以下差距:一是药品的储藏条件达不到规定的要求,药品配置 环境不符合用药需求,过期药品时有发现,配伍禁忌在处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; 二是某些医生受利益驱动,开“大处方”的现象屡见不鲜;三是高效广谱抗菌药 的滥用未能杜绝。   针对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隐患,各地药品监管部门、卫生部门应 共同采取措施,改善医疗机构药房环境,规范药品购进验收、储存养护、使用等 环节的管理,加大对药房的监督检查力度,维护医疗机构在库药品质量。 来源: 中国医药报